南宫NG·28(中国)官方网站

互动平台

蒋介石与易经
时间 : 2016/11/13    阅读 : 758    发布:中国易经术数科学研究院


蒋介石十四岁师从毛凤美先生读易经,后来才改名“介石”字“中正”。他的一生所经历的重大事件,大多甚合易经“豫之道”。 

蒋十九岁离家到宁波一带游学,东赴日本,始有出国学陆军之志,广交中国在东(东京)志士,受到孙中山先生的赏识,参加讨伐袁世凯的活动。张扬暴露,幸亏逃遁日本,才幸免遇难。回国后浪迹上海滩,债台高筑,走投无路的情况下,经过当时上海的商界大亨虞洽卿的介绍,来到当时正如日中天的黄金荣门下寻求保护。拜黄金荣为师,黄“慷慨”地赠送蒋介石旅费大洋200元,并且鼓励他去广州投奔孙中山先生,从此转危为安。 

北伐战争、蒋桂战争、中原大战,蒋一帆风顺,直到最高位。因为他掌握了我国人民渴望统一、厌恶军阀混战的心理。 

“九一八事变”,开始了十五年的中日之战。民族矛盾尖锐,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”成为一切爱国人士共同主张。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关系因此很明显的表现出新变化。蒋介石却坚持“攘外必先安内”的不抵抗政策。但蒋介石没有预防到1936年12月12日,西安事变的爆发,险些伤命。豫之综卦为谦,谦卦轻己而尊人,过谦成豫,豫逸变成灾咎。蒋要怪只能怪自己学业不精,或者怪老师毛凤美先生没有讲到、没有教好、误人子弟了。 

西安事变,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,如何处置蒋,一时众说纷纭。张杨骑虎难下:长期禁锢,徒然有利于日寇。处死蒋介石,会引起更大的内战,正中日本的下怀。 

在国民党内部也存在着对立的两派:以亲日人物何应钦为首的讨伐派,积极筹谋掀起内战,集结重兵,积极准备沿陇海线进攻陕西,轰炸西安,企图炸死或借张杨之手杀死蒋介石,以便取而代之。因此西安上空乌云密布,战事一处即发。以宋子文为首的亲美英派,根据自身利益,力主和平解决。这和中共的主张不谋而合,这也是全国人民的主张。因为内战是人民所痛恶的,蒋氏这时已认识到这一点,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。西安上空一触即发的战争,烟消云散。所以他才能顺利回到南京,有惊无险。 

中间谈判的时候,也可能是蒋氏想到了易经《系辞》下传:“介入石焉,守用终日,断可识矣,君子知微知彰,知柔知刚万夫之望”。西安事变,当机立断脱离此境,晓得事理的微妙,也知道事理的彰显知道柔弱,也要知道刚强。能通知而应变自如,才能成为“万夫所望”。因此蒋氏虽在西安事变如此困境中仍拒绝签字,但却以领袖的人格担保,“言必行,行必果”。这是蒋氏用行动对该处多么绝妙的注解!抗战胜利后,蒋在国民党中地位牢不可破。 

蒋介石喜欢《易经》,是人人皆知的,人们经常在一些历史电影片上看到蒋夫人求神问卦的镜头,而蒋更是求神问卦的热情者。他在临终前,曾深有体会地道出了他一生的处世哲学:“是非审之于己,毁誉任之于人,得失取之于数。”他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:世界上的是是非非,复杂万千,全凭自己去慎思辨别,然后根据自己的分析思维决定自己走的路,哪些是应该做的事,哪些是不应该做的。经过自己独立思维决定去干了以后,社会上必然有人赞扬,也会有人毁谤讥骂。对此,自己要泰然处之,任人评论。至于事业的成功与失败,只能取决于数(术数,命运,自然规律)。 

从蒋的这句话,可知,中国《易经》的哲理在他的脑海里是根深蒂固的。或许他败退台湾后,曾遭受过许多人对他的讥讽,幸而他在《易经》的哲理上,得到解脱,有感而发。 

    他对《易经》是深信不疑的。因而,蒋介石只要在命运中出现坎坷,便回奉化溪口居住,且常常在雪窦寺中落宿,重新沾回福气和祥瑞吉运。也就是如此,蒋介石才能东山再起。蒋介石一生下野多次,每次回奉化,后来再起时都比上一次有更高地位,都有这一因素。 

 曾是中国风云人物的蒋先生,出生于浙江奉化溪口镇,据说他的故居地理环境很佳,是个宝地:头枕四明山,背靠天台山,脚踏括苍山,脸对东海,手抚象山港。从小处看,雪窦山如龙游至溪口,龙张其口,龙口含珠…… 

 雪窦山里的雪窦寺,带给他很多《易经》文化。据说,他的元配夫人毛福梅比他大四岁,成婚之前,对夫妇的未来前程卜了卦:“梅开有福,鼎和有国,女大四岁,既吉且利“后来,这位毛夫人果然为他生了一个贵子——蒋经国。 

 传说,在蒋先生的一生事业中,《易经》给了他很多帮助,他的侍卫队长宓熙在《我在蒋介石身边的时候》一文中,记述过这样一件事: 

 1926年,北伐军包围南昌城,在离南昌约三十几里的牛行车站,设立总司令部。附近有一小庙,庙里虽然只有几名和尚,但香火颇盛,附近人都相信此庙求签极灵。蒋总司令为了满足一下心理上的干渴,邀参谋长“小诸葛”白崇禧一块到小庙去求签。 

做过二十余年蒋介石侍卫,职务做到侍卫总队长的宓熙,记得非常清楚。当时是傍晚,宓熙带着几名卫士,走在蒋总司令和白参谋长后面,步进林木飒飒的神庙。众人正准备跨人大雄宝殿,殿门口已走出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和尚,乃住持僧。 

蒋介石一个眼色,宓熙队长令卫士留在大殿阶下,独身一人跟随蒋总司令和白参谋长上了大殿台阶。住持僧双手合十,口念“阿弥陀佛”,将来客让入大殿。据宓熙说这是一个关帝庙,有签可求。 

蒋介石也不言语,走向香案,从签简中抽出支付签,也不看,脸带微笑,仍未说话,顺手递给住持老和尚。这位住持僧看了以后,也不说话,又递给蒋介石看。蒋介石看时,竹签上是一首唐代刘禹锡的七绝诗《石头城》:“山围故国周遭在,潮打空城寂寞回。淮水东边旧时月,夜深还过女墙来。” 

蒋介石看了之后,不解何意。住持僧突然问道;“先生是否问战争之事?” 

蒋介石听他一言说穿自己心思,颇为信服答:“正是请问战争的胜败如何。” 

住持僧突然问道:“先生是蒋总司令吗?” 蒋介石张口便答:“正是!” 

住持僧竟不知何故看出了蒋介石的身份,一脸庄重之色,说:“此诗乃指明这场战争,于您是大吉大利,于敌是在劫难逃。不过,您于吉中有灾,要防剪刀叉。”蒋介石先是一喜,继而一惊,不由急问:“老师父,不知此诗何解,如何主我吉敌凶,又吉中有何灾?” 

住持僧详说道:“请施主蒋总司令看第一句为‘山围故国周遭在’,在目前所问,正是如山一样的北伐军,以铁桶般包围了南昌。第二句是‘潮打空城寂寞回’乃敌军本北洋军阀,而又背靠鄱阳湖和长江,正是城让人占,自己失败而回。所以主您战事定当胜利,敌军定当逃遁。但是,第三句乃‘淮水东边旧时月’,是指敌军并不甘心失败,仍要挣扎,淮水与长江,相交加剪刀,故要防此剪刀叉。第四句则‘夜深还过女墙来’此签应在半夜有灾,要防止切断后路。这最后一句话很重要,不可掉以轻心,切记!切记! 

蒋介石听后,颇觉有理,微微点点头,让身边的随从副官江志航拿出二百元钱,作为卦金,给了住持僧,转身与白崇禧率卫士和随从回营。一到司令部,就让白崇禧打电话,从预备队伍中调入两个团,速至总司令部附近宿营戒备。 

蒋介石有了这一准备,仍觉得小神庙中求签和住持僧之训是灵验的,又对宓熙布置,增加卫士队的实力。 

当天晚上,也就是在蒋介石将一切布置停当之后,半夜十二点钟,困守南昌的北洋军阀孙传芳部将、师长卢香亭,派了二个半团,从地下隧道爬出南昌城,偷袭牛行车站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。因求签和听了小庙住持僧之言后蒋介石作好了部署,蒋介石和白崇禧的两支卫队早巳森严壁垒,坚守防线,激烈备战,顶住来犯之敌。接着,两个增援团包围上来,北洋军被打死千余人、被俘虏千余人、逃走千余人,打了一个南昌城下的漂亮仗。 

事先虽有部署,战斗也是极其激烈的,蒋介石卫士大队队长宓熙及其助手副大队长受伤,白崇禧卫士队队长被手榴弹炸死,卫士和警戒部队战死百余人。由此可见,如果蒋介石不拉住白崇禧去求签算命,没有住持僧一番话,不作事先准备,整个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就要覆灭了。 

白崇禧为了证实小庙求签,马上传讯卢香亭的两个团长,问:“你们是哪支部队?” 

团长答:“南昌城内孙传芳部的卢香亭师守军。” 

白崇禧问:“你们为什么从地下隧道爬出来?是什么目的?想干什么?” 

团长答:“上峰下令,为南昌省城的防守,准备大规模反击,令我们出击城外,切断贵军后路。” 

蒋介石看了审讯记录后,沉吟不语。攻下南昌之后,蒋介石特意命令军需长俞飞鹏,让他专程开车到牛行车站附近的小庙,送了一笔巨款,用以修缮庙宇。俞飞鹏当时未去小庙,不知路径,还亲自找宓熙,叫他派一名当时去过小庙的卫士,作为向导。

首页|机构简介|培训中心|新闻报道|直播课堂|咨询中心|人力资源|联系我们

http://www.yijingshushu.com  技术支持:天地心网络